「物理變化」-指的是物體的本質不變,而是物體的狀態發生變化。例如水的三相---固態、液態、氣態。因為溫度的不同,而有著不同形態的面貌,但是本質卻沒有任何變化,水還是水。原有的分子並未分解,也沒有新的分子產生。物體仍然是原來的東西,並沒有改變。

「化學變化」-指的是物體在本質上發生變化,像是鐵生鏽,鐵在空氣中產生了氧化,而變成了氧化鐵。原有分子分解,新的分子被重新組合。物體已經不在是原來的東西,本質發生了改變。

一般來說,化學變化通常需要比較多的能量來完成。

以上,請回去翻國中理化課本或上網求助孤狗大神。

在幾次的次感元實際運用中,我開始發現到,其實次感元的改變是一種很暴力的行為。上NLP的語言課程時,會學到有三種情況常常發生在語言中,類化、刪除和扭曲,而身心與外界的溝通就是透過語言來表達,所以,在我的想法裡面,有這三種情況的不只是語言上的陳述而已,而是身心就會發生這種情況,意思也就是,我們的記憶和感受本身就可能會有類化、刪除和扭曲。

如果把感受都侷限在內心上,那麼情緒其實就是感受的一種表達,可能是向內或向外的。

所以當我在請案主更動被創造物(可以是V、A、K、O、G中的任一個)的次感元時,我懷疑,那已經改變了整個經驗結構的本質,在更多的次感元調整過後,數個化學變化已經發生在經驗結構中了,在幾次的實作中,可以發現到,當次感元變動的越多,將使得整個經驗結構所帶來的情緒也變化越多。就好像,當你在料理裡面放入越多的調味料時,整體的味道也和原來菜色的風味有著顯著的變化,當調味料越多,離原本的主菜味道越遠。

每個次感元都是整體經驗結構裡的一個分子,當每個分子發生變化時,整體經驗結構也就發生了化學變化。所以次感元的更動,是很暴力的行為,一種微小的暴力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lot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