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高雄回新竹的路上,搭車的夥伴跟我討論這兩天的課程。
看得出來神父他們很努力的想把Gillign的六個前提解釋清楚,可是這實在是太過抽象又形而上的東西,結果是學員的疑惑越問越多。
後來我們反而被學員的問題搞的暈頭轉向,覺得似乎越來越偏離主題。
我想到了一些比較近期才開始加入神父系統上NLP的新夥伴。
有些夥伴會不斷的提出很多疑問,甚至到了打擾課程進行的地步,而我們覺得那些問題偏離了真正的主題。講師有時候會耐心導引回來,有時候時間過的太久,只好讓發問的人先按下那個急欲得到答案的念頭。
然後我回想到我自己的學習過程,我想我曾經也是一直提出疑問的人。
剛開始接觸到NLP的時候,我看到某些看起來很神奇的東西,而又不明白那是怎麼回事,我急欲知道,所以不斷的提出很多問題。
在某堂課上,我遇到阿德,我看過他的blog,裡面有很多懂或者不懂得東西,有很多是我很想學習的。所以我不斷的跟他詢問很多問題,他願意撥出晚餐的時間讓我詢問,於是我繼續提出很多疑惑。
不過相對我不斷的佔用阿德的時間,有其他的夥伴覺得我問太多問題了。
她說,「她剛開始也有很多問題,可是後來就不會了。」
那時候我覺得有點生氣。
因為我不知道為什麼"後來不會",我不懂那是什麼意思?我才剛開始。
而我覺得她那天晚上還有很多時間可以跟阿德學習,而我只有那一頓飯的時間,為什麼我不能對我的疑惑發問?畢竟我是在取得當事人同意下發問的。
現在看起來,當然有很多的問題其實是不著邊際的。
我跟夥伴說,「
因為剛開始接觸,所以很多都不懂,看到的是一團迷霧。然後會試圖想在迷霧中抓住幾個點,以為那個是問題的答案。
你學過<<刪除、類化、扭曲>>,應該也會發現,學習新東西會依據舊經驗的印象來類化,這似乎是大腦學習的某種特性。
但是那些可能都是錯誤根據想像出來的,與真正的要學的東西其實沒有關聯,但是因為完全沒有概念,所以連基本判別的能力都沒有。
我們覺得他們問的東西與主題風馬牛不相及。
可是,那可能是很多人的一個必經的學習階段,然後才會慢慢領悟到很多的東西。透過剛開始的發散,試圖摸索可能的入口,再慢慢收斂方向,然後進入核心。
」
然後夥伴似乎比較釋懷了一點,我也是。
我的意思當然不是在課堂上不斷提出問題是正當的,我自己往往都是在下課後才提出問題的,我也知道避免影響課程的進行。
^^