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腦扭曲世界的二十七種方法(依自己的看法做過修略)
1. 家庭偏誤(fAMILY Bias):我們較易相信家庭成員或朋友所提供的訊息。
2. 權威偏誤(Autoritarian Bias):我們較易相信擁有權勢或地位的人所提供的訊息。
3. 吸引力偏誤(Attractiveness Bias):我們較易相信有吸引力的人所提供的訊息,因為大腦對美麗的事物有好感。
4. 驗證偏誤(Confirmation Bias):我們較易強調支持自己信念的證據,並無意識的忽略或拒絕反對自己信念的證據。
5. 自利偏誤(Self-Serving Bias):我們較易維持利於自己的意圖和目標的信念。
6. 我群偏誤(In-Group Bias):我們較易無意識地對我群成員給予特殊待遇,並極少質疑她們的信念。
7. 它群偏誤(Out-Group Bias):我們較易拒絕或輕視他群成員的信念。
8. 團體共識偏誤(Group Consensus Bias):越多人認同我們的想法,我們月容易肯定自己想法的真實性。
9. 主流偏誤(Bandwagon Bias):盲從。
10. 投射偏誤(Projection Bias):大家都以我們的方式來思考。
11. 預期偏誤(Exceptioncy Bias):我們容易發現我們想要的結果。
12. 幸運數字偏誤(Magic Number Bias):經量化後,大腦會受數字大小而產生情緒。
13. 機率偏誤(Probabillity Bias):我們容易相信自己比他人幸運,而不受機率影響(賭徒偏誤)。
14. 因果偏誤(Cause-and-Effect Bias):大腦傾向於在兩件事物之間建立因果關係,即使這種關係並不存在。
15. 愉快偏誤(Pleasure Bias):我們容易認為愉快的經驗所經歷的比不愉快的經歷要更真實。
16. 擬人偏誤(Personification Bias):我們易於賦予無生命事務有如生命一般的性質。
17. 知覺偏誤(Perceptual Bias):我們的大腦自動假設知覺反映出有關世界與我們自己的客觀真理(眼見為真)。
18. 固著偏誤(Perseverance Bias):一但我們擁有某個信念,我們將會繼續堅持其真實性。
19. 錯誤記憶偏誤(False-Memeory Bias):錯誤記憶在大腦裡保存的時間比正確的記憶來得久。
20. 正面記憶偏誤(Positive-Memeory Bias):我們傾向以較為美化的方式,回憶過去的事件。
21. 邏輯偏誤(Logic Bias):我們易於被具有邏輯性的主張所說服。
22. 說服偏誤(Persuasion Bias):我們易於被激起情緒的主張所說服。
23. 初始偏誤(Primacy Bias):我們傾向相信先出現的說法。
24. 不確定性偏誤(Uncertainty Bias):我們的大腦厭惡不確定和模擬兩可的事物,因此我們傾向在相信和不相信之間擇一,而不保持不確定的狀態。
25. 情緒偏誤(Emotional Bias):強烈的情緒經常會對邏輯和理性造成干擾。
26. 出版偏誤(Publication Bias):具正面結論的出版品比較受歡迎。
27. 盲點偏誤(Blind-Spot Bias):大多數人並不明白自己擁有多少心理偏誤,有不知道自己多常受到這些偏誤的影響。
一九五七年,BBC播放了一段農夫從樹上收成義大利麵的影片。
許多觀眾因而致電詢問如何栽種義大利麵。
BBC的人應接不暇之餘,乾脆告訴觀眾秘方為-在番茄醬的錫罐裡埋下一小段義大利麵,即可耐心等待收成。
一九六七年,BBC報導當冥王星由木星背後繞過去時,會產生罕見的引力現象,如果人們在特定時間往上跳,將會感受到奇妙的漂浮經驗。
結果數以百計的聽眾表示自己成功的漂在空中。
二零零二年,某家英國超市宣稱,某種基因改良後的紅蘿蔔在煮熟時會發出汽笛聲。
結果吸引數以百計的顧客上門。
以上是英國在愚人節開過的大玩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