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影片,只不過除了好笑之外,其實可以是一個印證NLP在大腦發展上的好例子。

所以最好請你先從頭到尾把影片看一次,再往下看內文。



小女孩第一次唸的是泰金,而後被糾正為泰珠。

第一次唸和第二次唸,除了發音不同,同時也可以看到她用了相當誇張的嘴形,爾後每次唸到泰珠,她也同樣的使用了很誇張式的臉形來唸。

第三次則很正確的唸出,除了美金,可以看到伴隨著特定表情的錢幣很容易被記住。

(我猜美金因為出現在她的生活太多次了,已經有太多入映系統可以幫助她記憶了,說不定早已進入長期記憶區)


剛開始學的是人民幣,由於沒有前段,最前面的第一次提示了"人",人民幣就脫口而出了。

第二次時,小女孩在回憶唸法時,卻將眼球移動到視覺區,於是她記不清怎麼唸了。

(由於沒有檢測,我們不知道她的回憶區與創造區分屬哪一邊,不過很有可能她是比較少數的那一種)


第四次的人民幣,她又把眼球移動到視覺區,然後聳了聳肩,同樣還是需要提醒才能唸對。



當然最有趣的是英鎊

當她第一次被糾正後,很快的用誇張的表情大聲的唸出來,而當第二次唸時,她又把眼球移動到視覺區,同時再次忘記怎麼唸。

第三次則是移動到觸覺或內言區了,結果她說:我也不知道。



就個人的看法,小女孩的視覺系統顯然被使用的比較多,她在記憶這些錢幣的唸法時,其實是利用了視覺做輔助,記住教學人的樣子,然後提取內在記憶。

這很可能與她不斷唸錯"英金"有關,因為"英"的嘴形比較容易連結到"金"。

而因為採用了視覺來進行記憶,使得兩個字可以斷開來記憶。


聽覺記憶策略的特點是,連續性,很可能會是一起忘記或唸不出來。

反向推測小女孩的視覺系統可能真的比較為她所擅用。



最後,看她動個不停的樣子,會不會也讓你懷疑,k也是她善用的入映系統呢?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lot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